新沂城市论坛
标题:
【“书香新沂——悦读微书评”】读《目送》
[打印本页]
作者:
默随行
时间:
2015-5-29 22:03
标题:
继《苏东坡传》后,我又捧起了龙应台的《目送》。拿起一本书,首先*惯性的翻了翻目录,看看这本书呈给大家的脉络。可是目录里的篇题都很短小,彼此之间没有什么
继《苏东坡传》后,我又捧起了龙应台的《目送》。拿起一本书,首先*惯性的翻了翻目录,看看这本书呈给大家的脉络。可是目录里的篇题都很短小,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。于是专门百度了一下,权当导读: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,是为一本极具亲情、感人至深的文集。由父亲的逝世、母亲的苍老、儿子的离开、朋友的牵挂、兄弟的携手共行,写出失败和脆弱、失落和放手,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。
龙应台最流连于怀着相机,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,上一个人的摄影课。这其实也是我所憧憬的生活,可是我的时间全被俗世所羁绊,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像她一样,背着相机,行走于山水市巷间,拍着幼儿园大班水平的照片,和各种风景约会。体味一种把风景融入内心的感觉,就像龙应台在序中说的那样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”
读第一篇《目送》,龙应台和她的孩子是隔着心的,儿子和她的内在世界一样波涛深邃,但是,她却走不进儿子的心。正如作者所说: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,不用追。”是不是当孩子长大后,就会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,而这个世界并不需要父母的参与?
在第一篇《目送》里面还有一句话让我的心陷入了深邃的泥潭,这句话是描写她的父亲去世火化前,她见到的最后一眼:“火葬场的炉门前,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,缓缓往前滑行。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,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。雨丝被风吹斜,飘进长廊内。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,深深、深深地凝望,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。 ”由这句话,我想起了父亲去世时,在火葬场的告别大厅,我目送父亲的最后一眼。他的脸很是苍白,白的有点发绿,脸颊一侧的那颗痣是那么刺眼。那颗痣有别于其他人的痣,是少见的蓝绿色。我把那颗痣和苍白的脸深深地刻在了心里,生怕此生我会忘记他的模样。他躺在那里,像是睡着了,可身上穿的棺衣却不断的提醒我,他不是睡着了。我的眼泪如泉涌了下来,心脏被一只铁爪用力的攥着,很痛很痛……
作者:
雪儿妈妈
时间:
2015-5-30 06:46
标题:
{:7_585:}
{:7_585:}
作者:
闪闪123
时间:
2015-5-30 13:24
标题:
{:7_585:}
{:7_585:}
作者:
闪闪123
时间:
2015-5-30 15:02
标题:
{:7_585:}
{:7_585:}
作者:
默随行
时间:
2015-5-30 16:12
标题:
谢谢倚窗听雨!
谢谢倚窗听雨!
作者:
闪闪123
时间:
2015-5-30 20:14
标题:
{:11_722:}
{:11_722:}
作者:
闪闪123
时间:
2015-5-30 21:44
标题:
{:9_647:}
{:9_647:}
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(http://bbs.0516k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