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沂城市论坛

标题: 窑湾古镇重修记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北庭书生    时间: 2011-9-5 09:26
标题: 窑湾古镇重修记
本帖最后由 北庭书生 于 2011-9-7 09:49 编辑

    古镇重修既竣,有司乃告天下曰:零八年迄今,古镇重修,其效昭然,宜有记。于是四方争相逞文,书生不才,尝流连其地,亦斗胆试焉。
   古镇乃于市之西南,旧为运河枢纽,号曰第一古镇。登高远眺,三面环水,纵目苏北,有坐立千年之势。冥搜其源,上溯隋唐;探其兴盛,乃追明清。依托漕运,远客能至;宗教林立,歌舞繁华。考其人物,相传古有刘基、史可法、乾隆、纪昀来游,近世则有陆士杰、臧圩清、陆文椿、张华棠诸公。诸教并存,四方人物荟萃,是以风俗杂乱,建筑多姿。又因鲜有兵戈,绵亘千年,宛若隔世也。
    然则晚清以降,战乱频仍,继而国家新立,乃有十年之劫。古镇频遭破坏,旧物鲜有全存。落日登高,长街萧条,草木荒芜,百业尽废,观之黯然。
    今海内承平,百姓谐和。零八之春,有司顺承民意,乃立骆马湖旅游公司,运作市场,致力于古镇之保护开发,以“修旧如旧,新建如旧”为则,修缮全面启动。工分两期,斥资计贰亿伍仟万,用之修缮、拆迁、重建。风雨兼程,民众齐心,终计修复古建六百余处,完成诸景之一一重建。今之景则有八大会馆、赵家酱园、大清窑湾邮局、典当铺云云,景象空前。特产则有骆马湖咸鸭蛋、甜油、绿豆烧酒之属。
    于是海内游客闻而至焉,数年间逾百万。若值晴日无云,游侣云集,接踵摩肩,熙熙攘攘,酒旗飘摇,店主频招,情不可却,坐听窑湾故事,杯酒入唇,何其惬意。及至夜幕渐临,小立河桥,灯笼高举,吟赏风月,清风入袖,呼吸无阻,滋味何如?至若眠宿酒家,夜阑人稀,鸣蛩隐约,检阅旧史,挑灯夜读,纵意遥想,其人力之伟,古镇今昔之变,又有所思矣。
    零九年秋,省**授古镇以历史文化名镇之称,名至实归,亦一喜也。放眼观之,古镇重兴,必指日可待焉。乃作是记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辛卯仲秋北庭书生记

作者: 青鸟的天空.    时间: 2011-9-5 09:41
书生 有心哈!
作者: 弦,思华年    时间: 2011-9-5 09:48
支持,支持
作者: 踏水IP|少年    时间: 2011-9-6 12:49
左看不像现代文,右看不像文言文。
个见原因有四:
一、用字不古;
二、风格单一;
三、诗词化文言文;
四、典故掌握太少。

作者: 北庭书生    时间: 2011-9-6 13:10
踏水IP|少年 发表于 2011-9-6 12:49
左看不像现代文,右看不像文言文。
个见原因有四:
一、用字不古;

嗯。谢谢批评!

因为记是记,不是在写赋,所以文言的用字不一定非古字不可,桐城派散文提倡从欧曾入手,二公的文章皆以平易见长,古不古应该是指风格。风格单一,不知道指什么,诗词化文言也不知道所指,典故,没有想过要罗列典故

一则限于征文要求,一则限于我自己的功底,多谢指点,再考虑更改

三、征文要求:

   1、文体要求:文体要紧扣主题,讲究文采,语言简练,富有滂沱气势;以记叙文、散文为主,采用骈文或半文言文形式,可参照《岳阳楼记》写法,字数不超过800字。

作者: 踏水IP|少年    时间: 2011-9-6 13:29
北庭书生 发表于 2011-9-6 13:10  嗯。谢谢批评!   因为记是记,不是在写赋,所以文言的用字不一定非古字不可,桐城派散文提倡从欧曾入手 ...

复三问
其一:古典文言文是有很多文体风格的。例如先秦古文,它已经和两汉以后的文字有较大的差异了,《左传》的风格就是其中之一,《论语》则是另一种风格。魏晋时期兴起的骈文,即四六文又是另外的风格。中唐时期兴起的古文运动,本是反抗骈体文,复古先秦古文,即无韵无格律的古文,但因时代不同,这个古文已经与先秦古文有较大区别了,以后的古文基本上是韩愈的复古运动风格的模子。但以后的文言文并不都是古文(狭义古文),有些文章实际上是古文和骈文的混合,这在檄文,奏折里大量采用。现代人基本上是模仿韩愈古文的写作,更直接的是追逐清桐城派的写作风格,对于其他文体,如骈体文,练习得不多,结果使文章显得才气不足。要知道,虽然骈体文辞藻华丽,重形式轻内容,但它却有使文章华丽的优点。完全地模仿桐城派的写作风格,或不自觉地模仿了,使得文章显得很俗气;
其二:许多人练习文言文是从爱好古典诗词以后开始的,观你文章,我感觉亦是如此。古典诗词在现代中国有远多于练习文言文的参与者,古典诗词虽然是古典文学的重要一方面,却决不是文言文,即使使用它来写作增加了文章的优美。要知道,古人的写诗虽然是广泛的业余爱好,却不是日常最主要的写作方式,以古典诗词的方式写作文言文有一个明显的缺陷,那就是缺乏必要的虚词使用,如“之、乎、者、也、耳、邪、耶、惟、夫、若”等字的使用,这些字的使用,使文章抑扬顿挫,粘接通畅。要知道,古人写文言文很注意文章的音韵,写完一篇文章以后,常常要反复吟诵,这些虚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其三:掌握更多的典故,并非说是写文时罗列典故,用典而非列典。典故不能多,但在一些关键地方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它使叙述简练,不需要罗嗦重复,而简洁是文言文的基本精神。那么,我想问你,你如何理解叙述简练?叙述简练并非仅仅文字精简,而含精意,这你该懂的。

以上遇见,莫笑
作者: 北庭书生    时间: 2011-9-6 13:59
不知道其一罗列历史常识是什么意思,是要说明骈文也很重要么?其二只是在罗列常识虚词的使用,貌似我也在使用中。。。写文言自写诗词开始,这个没有什么办法,古人生下来就四书五经的背,现代人自然没有这样的功底,我看明清白话小说才接触诗词,试着写文言文,也只是近几年的事,“以古典诗词的方式写作文言文有一个明显的缺陷,那就是缺乏必要的虚词使用”,有些武断,我没有觉察到我是在以古典诗词的方式写作文言文。其三谈典故貌似什么也没说。。。虽然有高度,缺少深度呵呵
作者: 踏水IP|少年    时间: 2011-9-6 16:51
呵呵,可能站位不同吧,角度不同吧,不过我直接引用华子的原文确实不太好,有时间等我从咸阳回去了咱们讨论讨论现代文言文。
作者: 北庭书生    时间: 2011-9-6 17:47
踏水IP|少年 发表于 2011-9-6 16:51
呵呵,可能站位不同吧,角度不同吧,不过我直接引用华子的原文确实不太好,有时间等我从咸阳回去了咱们讨论 ...

呵呵
欢迎游子归来!

不知道什么华子不华子的,权当你说的了
作者: 海天弋色    时间: 2011-9-6 20:03
信手拿来,,,何必纠结




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(http://bbs.0516k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